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访问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13浏览次数:142


2019年9月29日,世界史基地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人文特聘教授、南开大学著名校友王立新教授为研究生举行“文化能否成为软实力:关于美国对外文化输出的历史考察”专题讲座。讲座由基地研究员罗宣副教授主持,董瑜副教授以及世界史研究生踊跃参加。

王老师首先从本次讲座的核心概念:“软实力”(soft power)谈起,王老师以三个问题引入本次讲座的重点,即:“美国文化输出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文化传播是否应该服务于美国外交政策?”以及“文化输出是否增强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王老师按照时间脉络,概要地介绍了美国文化输出的三个历史阶段,以二战和冷战为其时间划分的依据。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王老师系统地总结了该阶段美国文化输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手段,并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每个阶段之间出现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文化输出手段的原因。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王老师以美国的情况为例,就文化输出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他指出,自由主义者一般对“文化输出应该服务于美国外交政策”这一观点持反对态度。自由主义者们认为文化输出应该强调公民和团体的作用,其目的应该是促进国际理解、国际间知识的交流,并且服务于长远目标。但是对该观点持支持态度的国家主义者们却认为联邦政府应该积极参与文化输出事业,并且将文化输出作为推销美国的手段,让其服务于具体国家战略、增加国家软实力。

王老师就这两个不同观点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文化输出是否真的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呢?王老师语重心长地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文化输出等同于国家软实力的扩大”、文化传播的目标应该是“寻求被理解,而不是被接受;不是去影响他人,而是相互借鉴和启迪。”讲座之后,同学们就本次讲座以及在美国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以博大的胸襟、旷阔的眼界、忧国忧民的人文主义情怀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踊跃提问,讲座在同学们的深思和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历史研究又有了新的理解,对看待与研究事物的方向和角度有了新的领悟,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对于治史中不可缺少的人文主义情怀有了自己的看法。历史学在纷繁的事务中该如何自处,是每一个求学问道的史院学子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