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2005年第1期 (总第2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05年1月8日
〖本期要目〗
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中心八名研究人员获天津社科大奖
中心出台科研奖励措施
梁卓生教授向中心赠书
Graham Hodges等知名教授来中心访问、讲学
中心学者参加中国世界史研究第一届年会
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2月20日,在南开大学文科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学校通报了《教育部关于公布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第五批入选机构名单的通知》,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学校领导对中心的入选非常重视,校长侯自新教授做了“抓紧做好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副校长逄锦聚的批示是“新基地的获准建立,实属不易,请各基地按照要求努力建设,争取取得好的成绩”。中心主任王晓德教授表示,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和《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的建设标准加强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抓好基地的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我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主阵地。
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日前,由李剑鸣教授主持的《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和杨栋梁教授主持的《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这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每项将获得20万元的经费资助。研究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对于建构宏观世界史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认识二战以来的各民主政体、了解世界性的民主化了历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重大项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将由李剑鸣、韩铁、王振锁、哈全安等教授担纲,通过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紧密结合、宏观把握和专题探讨的相得益彰、历史分析和理论阐释的同时并举、对精英思想和大众心态的同等关注等研究方法来论述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求得学术上的突破。日本是近代史上唯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东方国家,它曾经被中国视为实现近代转变的“楷模”,同时它又可以说是中国实现近代转变的最大障碍之一。审视近代以来日本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日本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和特点,也能为我国制定现实对日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杨栋梁教授主持的重大课题《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将由杨栋梁、米庆余、王振锁、李卓、赵德宇等教授分别负责日本近现代经济史、外交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从多角度探究日本的现代化历程。
中心八名研究人员获天津社科大奖
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近日揭晓,中心八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的成果获奖,显示了中心较强的科研实力。李剑鸣教授的专著《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陈志强教授的论文“历史研究变革大趋势下的世界史重构”、韩铁教授的论文“美国法律史研究中有关私人产权的几个问题”、赵学功教授的专著《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张东刚教授的专著《消费需求变动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同获二等奖,此次南开大学共获得二等奖24项,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获奖数占到了全部二等奖项的近21%;另外,米庆余教授的论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属考—从陈侃《使琉球录》谈起”、杨令侠教授的专著《战后加拿大与美国关系研究》、张睿壮教授的论文“‘沉着应对’与‘自废武功’”获得三等奖。
中心出台科研奖励措施
根据04年7月12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发文署名进行奖励的意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地建设,激励各位专兼职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基地出台了科研奖励措施,将对04年在C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包括书评和综述)时以第一机构署名为“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进行奖励,具体奖励措施如下:
(一)凡在《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500元。
(二)凡在《世界历史》和《史学理论研究》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400元。
(三)其他CSSCI核心期刊每篇奖励300元。
梁卓生教授向中心赠书
近日,北京外交学院老教授梁卓生先生向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捐赠一批图书,其中英文、拉丁文、俄文等书籍133册,中文书88本。梁卓生先生早年留学美国,1950年代调我校历史系任教,先后讲授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1960年代创建拉丁美洲史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为我校拉美研究开辟先河。梁先生教学认真,重视教学内容更新,积极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和创新思想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学校和师生好评,为我校世界历史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对我校拉丁美洲研究工作的发展有开创之功。
1980年代初,在南开殷殷执教20多年的梁卓生先生调往北京外交学院后,一直十分关心我校拉丁美洲研究工作和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今年逾八旬,亲自翻检所藏图书,精选342册有关世界近现代史、拉美史、美国史、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书籍捐赠南开。这批图书中不少书很珍贵,如美国学者汉克(Lewis Hanke)编写的《拉丁美洲文明史:资料和诠释》(两卷本)和基恩(Benjamin Keen)编写的《拉丁美洲文明:国家时期》对拉美历史的教学非常有帮助;再如从1917年到1955年的7卷本《国际条约集》,是研究20世纪上半期国际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还有沃里斯(David William Voorhees)编写的《美国历史简明词典》也是研究美国史难得的工具书。
中心接受赠书后,向梁卓生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品,并高度赞誉先生耄耋之年仍然热爱南开,关爱后学,扶持学术,慨捐图书的高尚精神,表示一定要将这批珍贵图书专柜庋藏,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
王恩铭教授来中心讲学
2004年11月4日下午,应中心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主任王恩铭教授做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美国历史与文化论坛”,为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作了题为“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的学术报告。
王恩铭先生用极为流利的英语讲了有关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若干问题。他从文化一词的起源讲起,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涵义。他说,多元文化主义既是“有”(everything)又是“无”(nothing)。任何事物都可以归结到多元文化主义,这又表明它无法解释任何事物。接着王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意义及后果。他认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移民对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盎格鲁萨克逊(WASP)的挑战。美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要从多元文化中去找答案。最后王教授还简单的谈了美国人民对多元文化的反映。
王教授风趣幽默、口若悬河、妙语如珠,讲的极为精彩。讲罢,掌声入潮。接着他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倪亭教授做客中心
2004年11月24-25日,美国圣玛丽大学历史系教授倪亭女士做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先后作了题为“华裔美国人与在美国的华人”以及“民权运动与肯定性行动”的公开演讲。在两场报告的末尾,倪亭教授还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并结合这些年在美国的经历谈了一些对中美文化差异、美国大选、宗教右派等问题的看法,使听众们深受启发。
Graham Hodges教授来中心访问
2004年12月19-20日, Graham Hodges教授系来访。Graham Hodges教授系纽约科尔格特大学历史系教授,是美国的知名学者,来访期间,Graham Hodges教授为中心师生做了题为“Freedom’s Tangled Web: The Strange Story of Three Revolutionary Patriots Thomas Jefferson,Tadeuz Kosciuszko, and Agrippa Hull”的学术演讲。
中心学者参加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一届年会
2004年12月16-17日,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一届年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中心学者韩琦教授、杨令侠教授参加会议,向会议提交了论文并在会上做重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