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3期 (总第4期)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08浏览次数:10

工 作 简 报

2005年第3期 (总第4期)

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0562

本期要目

  • 杨栋梁教授为南开大学师生做中日关系形势报告

  • 闫照祥教授当选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会长

  • 著名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到中心做学术报告

  • 苏振兴研究员到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讲学

  • 世界史名家资中筠陈乐民南开论二战

  • 何传启研究员到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 美国俄亥俄大学袁清教授向中心赠书并做学术报告

  • 中心3名研究人员晋升教授  

  • 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答辩举行


杨栋梁教授为南开大学师生做中日关系形势报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帮助南开师生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我国对日本的政策,正确理解、支持和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南开大学516日下午举行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研究院院长杨栋梁教授作关于国际形势与当前中日关系的报告。
  杨栋梁教授以“新型中日关系的构筑与现实对策”为主题,分析了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强调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从我国的最高战略利益出发来科学审视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冷静认识近年来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外政策的调整。他指出,处理中日关系要尽量摆脱感情因素而更多遵从理性思考,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针对近来中日关系出现的复杂局面,他认为,要理性选择改善中日关系的现实对策与途径,妥善开展和处理各项对日工作,精心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到既维护国家利益又不损害国家形象。


闫照祥教授当选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会长

46日,从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传来喜讯,中心兼职教授闫照祥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近代史专业会员会第五届年会上光荣当选为会长。
  闫照祥教授是英国史研究专家多年来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英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攻英国政治制度史。近年来先后出版学术专著
4部,先后多次荣获省级科研一、二等奖。出版专著有《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简明英国史》等4部,合著《遗忘的边疆》。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西欧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阎照祥教授所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发表的文章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历史年鉴》、《世界史研究动态》等重要书刊转载。闫教授现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的课题研究另有国际合作项目两项。 1987年至1994年他先后3次应邀到美国西怀俄明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讲学并进行科学研究。闫照祥教授目前担任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学会理事、河南省史学会会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著名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到中心做学术报告

513日,我国著名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名誉校长齐世荣教授应邀到中心做学术报告,他以“苏联解体的历史分析”为题,通过对量史实和新解密的档案材料的运用,深入剖析了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这一时段内布尔什维克党内和国家建设中的种种体制弊端,揭示了苏联解体的历史必然性。


纵论拉美现代化:苏振兴研究员到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讲学

2005414-15日,中国拉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前所长苏振兴研究员应邀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讲学,以《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为题为中心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结合自己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拉美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分别从拉美工业化的起步时间、拉美现代化模式的模式转换、工业化程度评估城市化、农业工业化、社会转型、政治现代化等九个角度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近来深受学界关注的拉美现代化的诸多方面。他联系拉丁美洲发展的客观实际,即从宏观层面进行阐释,还注意借助微观事例深入剖析深入浅出的讲解,谈笑间使中心师生仿佛置身于拉美百年现代化的洪流中,对拉美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苏先生还专门用半天时间同中心师生进行座谈,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苏先生渊博学识,丰富阅历和谦逊的品质让大家钦佩不已。


世界史名家资中筠陈乐民南开论二战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报告会

522日,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资中筠研究员、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研究员应邀出席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报告会”,并分别以“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历史反思”、“德国民族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资先生结合二战中及二战后美国的国家行为对美国霸权主义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从学理上对美国霸权主义进行了理性的批判。陈先生在报告中对德国民主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对发动二战的影响做了精辟的解析。二位先生的学术报告使师生们从美国和德国的维度对二战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到师生的好评。


何传启研究员到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428-29日,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邀请,著名学者何传启研究员为中心师生了题为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学术报告
  在讲座中,他首先引入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可以依次发现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是人类文明从长江上游流到了下游入海口。在此基础上介绍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的三次浪潮,产生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新现代化理论
(如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随后他从文明与经典现代化、文明与后现代化、文明与新现代化的关系对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解读。
  最后他指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篇章。经典现代化描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等刻画了工业时代以后的文明发展,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十六个阶段和两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现实反映。报告结束后,何先生与中心师生就世界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何传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曾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外交官、中国科学院规划处处长等职。著有《第二次现代化》、《东方复兴
--现代化的三条道路》等专著。


美国俄亥俄大学袁清教授向中心赠书并做学术报告

2005520日,美国俄亥俄大学教授、著名华裔学者袁清先生专程来到南开大学,向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创新基地赠送大批珍贵图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在多功能厅举行了简朴热烈的赠书仪式,中心副主任陈志强主持了仪式并对袁先生的义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袁先生在仪式上说他曾就读于南开小学,也是南开人,南开大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很有实力,很有特色,希望这批图书能为南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做点贡献,也希望南开的校友和同行们能与俄亥俄的同行多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仪式结束后,袁先生还为中心师生做了“1618世纪的世界史研究”的学术报告,并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中心3名研究人员晋升教授职称

422日,南开大学发布32号文件,公布了今年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名单,中心研究人员赵德宇、赵学功、吴志成3人晋升为教授,一方面显示了他们自己强大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基地的政策倾斜。随着他们的职称晋升,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人员构成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专职研究人员13人中,教授为12人,兼职研究人员11人中,教授为9人。


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答辩举行

    520日-62日,中心的2002年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答辩会举行。参加答辩的老师认为由于今年中心对研究生论文抓得早,要求严,论文总体水平和往年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