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2006年第2期 (总第8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06年7月4日〖本期要目〗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专题研讨会在津召开
国际关系史专家徐蓝来中心做学术报告
冷战史学者沈志华到基地演讲
知名学者闫照祥教授来中心讲学
中心数十名硕士和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中心组织专职研究人员申报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专题研讨会在津召开
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课题组召集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13日至14日在天津举行。课题组全体成员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的近30位学者以及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围绕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的关系、欧洲民主的历程、中国及东亚的政治民主化、非洲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美洲民主的文化与制度考察等5个专题,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19位知名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与会者围绕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讨论的问题,在时间上涵盖了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近代直至20世纪90年代;在地域范围上包括了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在研究视角方面则涉及历史上不同民主概念的梳理、古典民主对现代民主的影响、政党政治与民主化进程、司法民主、社会民主和公地民主等。这次会议是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层次最高的一次同类专题研讨会,充分反映了国内史学界研究世界历史上的政治民主的前沿进展,深化了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研究。会议的研讨表明,民主制与民主化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脉络,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形态的民主,既有差异,也有联系,需要不同领域的学者加强交流,协同研究,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民主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形态,应当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为了避免将研究者自身的民主观念强加于研究对象,应注重对历史中的民主概念的梳理,并在研究中加强理论的观照。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精简、高效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将在日后正式出版。
国际关系史专家徐蓝教授赴津讲座
2006年4月29号,我国著名国际关系史专家徐蓝教授到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做了题为“时代的发展与中国外交走势”讲座。徐蓝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林奇堡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访问讲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冷战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徐先生在讲座中主要就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当前外交的总体形势、影响中国外交策略的主要因素、中国外交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并生动地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冷战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到基地演讲
2006年4月29日,我国著名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教授来到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基地作了题为“斯大林与冷战的起源”的精彩讲座。沈志华教授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世界史系硕士研究生,1990年代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术机构聘为兼职教授和研究员,现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先生在讲座中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美苏外交策略的变化、斯大林的性格特征、冷战的缘起等问题做了精彩演讲,博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沈志华教授希望加强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从而促进我国冷战史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
知名学者闫照祥教授来中心讲学
2006年5月14日,我国知名学者闫照祥教授来中心讲学。闫照祥教授曾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现为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他教学效果优秀,曾多次获河南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在科研方面,闫先生多年来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英国史的教学和研究,主攻英国政治制度史。在讲座中,闫照祥教授就中西贵族体制中的阶级属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斗争方式的区别、近代英国贵族体制的特征、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为在座师生生动地勾勒了一副关于英国近代贵族的历史画面。
中心硕士和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2006年5月-6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中心15名博士生、42名硕士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今年中心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各个专业毕业生将奔赴全国各地,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等工作单位建功立业。
中心组织专职研究人员申报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2006年6月份,中心依据天津市政府、南开大学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申报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