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2008年第3期 (总第17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08年10月12日〖本期要目〗
《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课题研讨会召开
2008年度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申报工作圆满结束
日本学者川岛富士雄副教授访问我院并作报告
陈志强教授、王黎副教授周末沙龙纵论俄格战争及其影响
日本著名学者山室信一教授访问中心并作学术讲座
付成双副教授访美学成回国
李凡教授参加中央党校研修
《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课题研讨会召开
2008年7月18日,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召开了以杨栋梁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学术讨论会。出席此次会议的人员除课题组所有成员约25人外,还特邀了校外北京大学李剑铭教授、天津社科院张健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审罗养毅等4位专家莅临指导点评。会议由基地主任、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杨栋梁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即:首先由子课题组成员汇报研究进展、研究的难点和研究计划等。之后,由特邀专家和与会者对6个各子课题分别进行点评和询问;第二阶段是围绕该课题进行综合讨论,交流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统一写作规范,调整研究思路,明确研究计划和具体要求;第三阶段由首席专家、特邀校外专家及有关人士对会议进行评论,对后期研究进行重点部署。
本次研讨会上,首席专家、特邀校外专家及各子课题组成员在对该课题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首式”归纳的基础上,着中从“新观点、新视角、新资料”层面围绕“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总之,在此次会议上,通过首席专家、特邀专家的深邃点评以及各子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综合讨论和互相进言献策,不仅达到了拓展研究思路、明确研究重点、交流研究心得和统一写作规范等预期目标,且解决了诸多研究上的难点,为下一步能顺利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度基地重大项目招标申报工作圆满结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自本年度开始就积极组织教师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所有申报材料已由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管理处于8月25日报送教育部。基地对此次基地重大课题申报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学术委员会和教授会议研究讨论,反复推敲、论证。
此次申报的基地重大课题分别是:赵学功教授等申报的课题“核武器与战后国际关系”和杨令侠教授等申报的课题“加拿大建立社会稳定过程的历史考察”。 赵学功教授申报的课题属于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在学术上富有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翔实、可靠的档案文件资料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将全面、系统地考察核武器在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变化中的作用,揭示核武器对当代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核武器与美苏冷战的产生;(2)冷战时期的美苏核外交和两国核战略的演变;(3)美苏核军备控制谈判的缘起和进程;(4)中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核政策及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5)核武器与战后“持久和平”的关系;(6)冷战后的核扩散问题。本课题的主攻关键包括以下几方面:核武器与冷战的缘起和进程,即核武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美苏冷战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美苏核战略的国际、国际因素分析,揭示两国核政策的复杂性;美苏核政策的比较研究;核武器与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重点是美苏关系、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和美英关系等;核武器与战后的“持久和平”,即核武器在战后世界和平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核武器对冷战的影响和美苏核外交的复杂遗产;冷战后核武器的扩散。
杨令侠教授申报的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加拿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和作用。加拿大政府通过确立政策、建立制度与相关机构和改革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等措施,在诸如少数民族问题、文化教育、宪法司法改革、妇女儿童、同性恋问题、家庭问题、社会治安、社会救助与福利、协调种族关系、利益集团关系、民间慈善机构运作等方面,加强政府改善民生的效能建设,使加拿大成为一个高福利、低犯罪率的国家,20世纪70-90年代多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2)考察加拿大全社会协调机制的由来,总结有序治理的经验及教训。加拿大是一个讲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国家,加拿大人对法律的崇尚和对秩序的追求是坚定的。这与长期以来国民性的培养、也与公民尊重宪法的良好习惯有关,并将为和平解决争端与纠纷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但是,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与建立公正社会的目标相悖,加拿大联邦政府在实践中的一些硬性做法和局限性也引起许多争议。本课题以历史研究方法为基础,吸收社会学、法律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努力发掘化解社会冲突、保持稳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维。
日本学者川岛富士雄副教授访问基地并作报告
2008年9月5日下午,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教授川岛富士雄先生访问基地,与中心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川岛先生对日本反垄断法和WTO法颇有研究,此次来南开,就“日本面临的贸易摩擦、解决方法、历史变迁和对中国的启示”为题,举行了一次学术讲座。
川岛先生指出,2000年以来中国逐渐取代日本,成为了美国主要的贸易赤字对象国,当今中美贸易摩擦特点则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特点。讲座从贸易摩擦的理论概述到具体案例分析,详细地介绍了二战后日本面临的贸易摩擦特点及其解决方法,从其历史变迁的探索中分析变化原因,并试图得出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的纺织领域、60年代的钢铁行业和80年代的汽车行业所面临的贸易摩擦中,都实行了出口主动限制的解决方法;80年代中后期半导体行业的贸易摩擦中,则实行了出口价格监视和进口主动扩大的方法;到90年代中后期的汽车和零部件以及胶卷事件时,则向WTO起诉,并取得了胜诉。川岛先生认为,中国现在的状况与日本的第二阶段及其相似,中国应从日本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川岛富士雄先生的讲座使基地师生能够有开拓视野的机会,令大家获益匪浅。
陈志强教授、王黎副教授周末沙龙纵论俄格战争及其影响
9月12日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了新学期开始后的第一次周末学术沙龙,也是此项活动开始以来的第17次。陈志强教授和王黎副教授围绕着当前的国际时事热点问题——俄格战争,做了题为“俄格冲突是否会演变为新冷战”的学术演讲。
陈志强教授以图文形式介绍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爆发的格鲁吉亚战争,从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角度剖析了俄格冲突的爆发、形势演变及其影响,认为这次战争的爆发不仅是格鲁吉亚国内矛盾激化的结果,更是美国、俄罗斯争夺外高加索地区控制权的结果。王黎副教授从国际关系和美国内政因素的角度,分析了俄格冲突的背景,美国干预的动因和对今后欧盟外交行为的影响。
日本著名学者山室信一教授访问中心并作学术讲座
2008年9月24日至26日,日本著名学者山室信一教授莅临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讲学与交流。山室信一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现为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法政思想史。山室教授不仅担任很多系列书目的主编,而且著作颇丰,例如《法制官僚的时代》、《作为思想课题的亚洲———基轴,连锁,投企》、《满洲国肖像》等。这些著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树立了他在日本学界的地位。
山室教授的讲学主要围绕着两个话题,即幕末和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宪法第九条的思想脉络。在介绍幕末日本对中国的认识时,首先谈到了当时中国和荷兰一样,是日本的通商国家,日本对中国有着崇敬之情。但是同时日本又认为中国是一个“长袖国家”,是一个文以治国的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弓箭国家”,是一个以武治国的国家,尚文则弱而尚武则强,这种矛盾心态是日本早期对中国的认识,这是日本自卑心理的体现,也是日本在自卑心理作用下寻求心理平衡的体现。
在谈到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认识时,山室教授主要讲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册封和朝贡体制的瓦解。第二个问题描述了当时的日本人的游记和在中国的见闻。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民众对中国的认识,这个时期的民众觉得中国人怯懦、对中国人大都是侮辱的称呼,但是战场上相见的那些日本人,也会反省战争的恐怖以及战士的无辜。第四个问题是学界对中国的认识,日本的《文明史》认为中国是野蛮的,中国进入了停滞,而日本则是东亚停止论的唯一例外。第五个问题是关于认识中国的理论问题,教授谈到了认识的相互规定性,即在认识的过程中,要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怎么看自己和别人怎么看他们自己。这个认识规律是在研究日本对中国的认识中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在谈到宪法第九条的问题时,教授不同于以往的学者,只谈第九条的内容、修改等表象的东西,而是深入其本质,从一个思想渊源的深度解析了第九条的问题。宪法的第九条体现了放弃战争、国际合作、主权在民、生存权和非战等基本的精神。山室教授首先谈到了第九条来源于国际联盟规约和非战公约的思想,也是因为这两个条约的存在,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不用战争的称呼,代之以“事变”,事变不是战争,因此日本不需要遵守上述两个条约,可以肆意地虐待屠杀战俘、掠夺物资等。宪法第九条也是政治交易的结果,日本保留了天皇制,但是答应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典型的政治交易。
山室教授在每天上午繁忙的讲课之余,还主动要求下午与师生交流,就师生关系的很多问题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大家在交流中都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付成双副教授访美学成回国
2007年9月-2008年9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中心专职研究员付成双副教授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作为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罗得岛州的布朗大学访学。在一年的访学研究期间,付成双副教授从美国各大图书馆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深入地与美国学者进行了交流与合作。相信此次美国之行,对于付成双副教授研究视野的开阔、理论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都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李凡教授参加中央党校研修
9月1日到28日,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李凡教授赴中央党校,参加了中组部、教育部等中央5部委联合举办的第23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学习。他学成归来后表示,此次中央党校研修成果显著,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对社会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了解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的决心和信心。研修期间他还参加了研修班组织的到革命圣地延安的考察。李凡教授此次学习是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选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