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2010年第3期 (总第25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10年11月16日〖本期要目〗
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著名学者高原明生教授应邀来基地讲学
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参加“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2010年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基地师生参加“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
上海交通大学向隆万教授访问中心并作讲座
阿根廷学者访问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韩琦、王萍教授出席“中拉智库交流论坛”并做大会主旨报告
拉美知名学者代表团访问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日本神道国际学会会长薗田稔教授访问基地并做报告
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著名学者高原明生教授应邀来基地讲学
日本著名中日关系问题专家、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亚洲政经学会理事长高原明生先生于10月11日应邀来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讲学。
高原明生教授的讲座共分三讲,分别题为第一讲:理解日中关系的前提——要理解国情、文化都不一样、第二讲:日中关系的强韧性——战略共同利益与共同文化基础、第三讲:日中关系的脆弱性——历史的记忆、领土与安全问题。高原教授本着中日和平、促进中日关系友好的立场,详细讲述并且分析了日本与中国学者对于很多问题的不同看法,并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中日关系,高原明生教授提出,在安全、经济、地区合作方面强调了中日之间共同利益在不断扩大,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上也存在着共同交流的趋势;关于历史问题,教授提出两国要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朝着战略共生的方向努力,需要建立共识来应对处理危机事件。
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参加“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2010年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2010年10月16-17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2010年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学部委员以及来自全国各重点高校、社科院世界历史学科的3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出席会议。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出席此次会议,并做报告。
杨栋梁教授主要报告了基地所做的工作及对未来的设想,具体探讨了其研究领域的突破口。该中心将研究视野集中于“资本主义史研究、国际关系史研究、近现代文化与文化交融研究” 三个领域,其中资本主义史研究中包含有现代化研究的内容。杨教授还进一步指出:在未来规划中,基地将在原有的三个领域深化扩展,形成优势与特点。在研究课题的设定和项目主持人的选择上,进一步发挥基地向全国辐射、为全国服务的宗旨,更多地考虑让校外人员承担。另一方面,在该中心去年制定的五年计划中,亚太、东亚和美洲继续作为研究重点,同时对以往研究较为薄弱的欧洲、中东地区也将加大投入力度。
基地师生参加“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
10月16-18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浙大东方论坛的资助。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围绕独立运动与拉美历史的宏观思考、独立运动与克里奥尔人、独立运动与国际关系、独立后经济模式的反思和独立后政治发展的反思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基地从事拉美研究的师生不仅承担了会议组织工作,还派出了由10余位师生组成的强大阵容参加本次年会,同时还向本次会议递交了10余篇专题学术论文。洪国起教授作了题为“‘拉美人民将一起创造新的历史’——对墨西哥‘团结峰会’发出时代强音的历史解读”的大会报告,韩琦、王萍教授和董国辉副教授分别作了 “论克里奥尔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局限性”、 “独立以来五十年阿根廷土地政策的变动”和“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的大会主题报告,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好评。
上海交通大学向隆万教授访问中心并作讲座
10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向隆万访问中心并作了题为“我的父亲与东京审判”讲座。向隆万教授是时任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先生的儿子,虽然自身专业为数学,但觉得作为东京审判中方检察官的后人,自己有义务去还原东京审判的真实历史。向教授在讲座中围绕其著作《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一书,历数中日关系和东京审判的重大问题,并引用了大量其在世界各地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所得珍贵史料、访谈见闻,结合其父故向哲浚先生的生前经历,将东京审判的场景鲜活地展现在师生面前,让大家受益匪浅。
阿根廷学者访问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11月6日,应基地专职研究员王萍教授的邀请,阿根廷前驻沪总领事、复旦大学名誉教授米格尔·阿尔弗雷多·韦洛索(Miguel Alfredo Velloso)、阿根廷马尔德普拉塔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梅塞德斯·苏珊娜·朱弗雷(Mercedes Susana Giuffré)、阿根廷国际关系顾问委员会顾问、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教授豪尔赫·E·马莱纳(Jorge E. Malena,中文名马豪恩)来访,三位阿根廷学者分别以“中国与阿根廷:增强双边关系的机制”、“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存在:传言与现实”和“1972年至2010年的中阿关系:有关其政治意义的分析”为题,为中心师生作了三场关于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的系列学术报告。
韦洛索先生从资源禀赋、贸易结构等角度分析了中阿关系的现状与潜力,提出要从学术研究、政治对话等方面加强互信。朱弗雷教授解读了中国对拉美政策白皮书,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进行了比较,批评了中国威胁论对中拉关系发展事实的歪曲,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中拉关系走向。马莱纳教授分析了1972-2010年间中阿关系从起步到深入发展的七个突出事件,强调务实思想始终贯穿于双边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基地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中拉关系、拉美政治变革、拉美经济发展、美拉关系等问题与阿根廷学者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讲座结束后,马莱纳教授代表校方向王萍教授递交了关于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与南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意向书。
韩琦、王萍教授出席“中拉智库交流论坛”
11月8-9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的“中拉智库交流论坛”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召开。这是我国继中欧论坛、中非论坛后召开的首次中拉论坛。来自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厄瓜多尔、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牙买加、圭亚那、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拉美国家的知名学者和政府官员20余人,以及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社科院拉美所、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华为、清华同方等50余人,总计80名代表参加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致开幕词,牙买加前总督肯尼斯·霍尔爵士、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蔡金彪、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团团长、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贝莱斯分别作了致辞,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苏振兴、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波贺曼则分别代表中方学者和拉美学者作了致辞。
在这次论坛上,外交学会总共邀请了9位我国拉美研究学者分别就三个议题作大会发言。中心副主任韩琦教授、专职研究员王萍教授应外交学会的邀请,分别在第二议题:新形势下的中拉经贸关系,以及第三议题:中拉友谊,做了“中拉关系与重视拉美的无形资产”和“从拉美一体化看中拉经贸合作”的大会主旨报告。两位教授的发言不仅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凸显了南开拉美研究在全国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拉美知名学者代表团访问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11月10日上午,以牙买加前总督肯尼斯·霍尔爵士为团长,由拉美和加勒比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知名学者一行18人组成的拉美知名学者代表团,在中国前驻哥伦比亚大使吴长胜及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负责人陪同下访问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基地副主任陈志强教授、韩琦教授出席此次会见,中心师生与来访学者进行了交流座谈。
基地副主任陈志强教授首先对代表团一行来到南开大学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来宾介绍了中心拉美研究的情况。中心专职研究员王萍教授从历史沿革、研究领域、师资队伍、学术成果、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向客人具体介绍了南开大学拉美研究的情况。肯尼斯·霍尔爵士对外交学会安排来南开大学访问以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拉美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作为一名大学历史教师,来到中心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希望今后双方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中拉关系不断发展。此后,代表团又受到了南开大学饶子和校长和天津市领导的会见。本次拉美使团的来访,是作为我国首次举办的“中拉智库交流论坛”的活动日程之一,凸显出政府部门对南开拉美学科的重视。
日本神道国际学会会长薗田稔教授访问基地并做报告
11月15日,日本神道国际学会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秩夫神社宫司薗田稔先生到访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并做了题为“日本的宗教文化与生命观”的讲座。
薗田先生以宗教文化的定义为切入点,对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的差异从英语词源角度作了深入的剖析。他指出文化包含着风土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于此相对文明则具有都市性和普遍性的个性。薗田先生着重介绍了日本神道中的“诸虫供养”、“草木供养”等习俗,阐述了日本民族自古就有的敬畏生命的独特民族气质的观点。此外,薗田先生还就日本存在的所谓“神佛共存”的宗教文化作了详细解释。他认为日本神佛调和的原理,在于看不见的神和看得见的佛即灵魂附体和化身的结合,而且神道和佛教都是具有不排他性的多神教。并以普通日本人一生所参加的宗教活动为例,为大家阐明了“神佛共存”的宗教文化对现今日本社会的影响。薗田先生的精彩报告,加深了大家对神道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