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期 (总第27期)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08浏览次数:10

工 作 简 报

2011年第1期 (总第27期)

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11411本期要目

  •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召开2010年工作总结会

  • 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访问基地

  • 全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 日本现代化历程、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举行

  • 《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出版

  • 族裔与美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召开2010年工作总结会

 112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在南开大学范孙楼基地会议室召开了2010年工作总结会。基地主任杨栋梁教授、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日本研究院院长李卓教授、基地副主任韩琦教授以及基地专兼职研究员二十多人与会。

基地主任杨栋梁代表基地讲话。他首先感谢基地的专兼职研究员以及历史学院、日本研究院对基地工作的支持。他认为,正是在相关各方有力支持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才逐渐扭转了局势,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接着他向与会成员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基地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最后,杨栋梁教授部署了下一年的主要工作。要求已经获批的2010年度基地重大项目,争取在新的一年中取得良好开端,其他在研项目要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拿出高质量的阶段性成果,最终形成在全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精品。2011年基地主办的国际会议也要有序开展,争取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继续主办“世界近现代史名师讲坛”,吸引更多的著名学者汇聚南开。

历史学院院长、基地副主任陈志强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介绍了目前全国世界史学科所面临的形势,这一学科既拥有重大的发展契机,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继续抓住南开世界史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即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和古代文明,同时开拓世界史研究的新亮点。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世界史研究应考虑如何结合现实,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世界史学科还要缩小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史学研究水平,提升世界史专业科研水平与质量。这将是世界史学科能够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

此次会议总结了基地在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了新一年的工作,为基地取得新的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访问基地

 111日上午,应基地专职研究员王萍教授的邀请,刚刚上任的哥斯达黎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马尔科·鲁伊斯及夫人卡洛利娜·帕尔玛、使馆参赞玛利亚内拉·比埃德拉一行三人访问我校,受到了龚克校长、关乃佳副校长的亲切接见。龚校长对马尔科·鲁伊斯大使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基地拉美学科的发展和在国内学术界的重镇地位,并就中哥双方在文化教育领域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和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积极磋商。

马尔科·鲁伊斯是哥斯达黎加2010年总统换届,新一届总统劳拉·钦奇利亚上任后任命的驻华大使。在此之前,鲁伊斯曾在当地和国际机构担任重要职务,2006-2010年,在前一届哥斯达黎加总统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执政时期,马尔科·鲁伊斯担任哥斯达黎加对外贸易部部长,直接领导了哥斯达黎加和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工作。

随后大使夫妇一行来到基地,为中心师生作了关于“中哥关系与中哥自由贸易协定”的学术报告,并就哥斯达黎加的政治体制、民主传统、社会保险体系、中哥经贸合作前景及中哥关系等方面问题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精彩的报告使大家受益匪浅。马尔科·鲁伊斯大使此次访问的圆满成功,对扩大基地拉美研究在哥斯达黎加学术界的知名度,进一步开拓与拉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的领域与渠道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全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326日至27日,国内世界史学界在天津举行全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和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是国内世界史学界一次高端学术会议。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副主任陈志强、李剑鸣等多名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

参加研讨会的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历史学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中国社科院、全国人大、民进中央领导同志,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世界史学科60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主要就今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新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公布后世界史学科发展进行讨论,特别是就世界史由原来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后面临的发展机遇进行学科发展的细节讨论。本次会议是学科目录调整后首次举行的全国世界史学科会议,研讨会以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主题,围绕世界史二级学科设置、学科定位和体系、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国内世界史研究的分工布局等问题进行探讨。会议将对我国世界史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日本现代化历程、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举行

 42日,“日本现代化历程、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开幕,国内60余位日本问题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南开大学党委常委、教务长朱光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文化中心主任杉田松太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副所长高洪,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委书记李家祥,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出席开幕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宣传部、日本研究院的负责同志及《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全体作者出席会议。《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主编、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代表丛书作者做主旨发言。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日本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焦点问题阐述了见解。

日本研究是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品牌,经过吴廷先生、俞辛先生以及杨栋梁教授、李卓教授为代表的三代人的艰苦努力,日本研究院已成为我国日本研究的重镇之一,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影响。近日,杨栋梁教授主持完成的十卷本《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是集全院教师之力、费时十年的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今天专家学者汇聚南开,深入探讨日本现代化得失、阐述未来研究方向及重点课题,将进一步推动南开日本研究的深入开展。

《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出版

杨栋梁教授主编的“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由《日本近现代经济史》、《日本近现代政治史》、《日本近现代外交史》、《日本近现代社会史》、《日本近现代文化史》、《日本近现代思想史》、《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与《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和《日本近现代绘画史》10卷构成,近500万字,2010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丛书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即国家权力干预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两条发展道路(即强兵富国的军国主义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三次制度变革(明治维新、昭和维新和平成变革)、四大分析视角(条件约束、制度变迁、途径依赖和绩效评估)、五大专题领域(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教育、对外关系)开展研究,力图在“整体研究”的大框架下,抓住重点并取得突破。该丛书是继吴廷主编的《日本史》之后南开日本研究推出的又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研究成果,也是国际学界首次系统探讨明治以来日本现代化历程的专史性系列研究丛书,整体性、系统性、学术性特色鲜明,展示了我国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丛书虽然刚刚出版,就已经引起国内外学界关注,《中国图书评论》、《日本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天津日报》、《高校理论战线》以及人民网等已见多篇专题评论或报道,对丛书予以积极评价。

族裔与美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会同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拟于201161012日在天津举办“美国族裔与社会文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Ethnicity and America, 1600-2010: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届时将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的学者与国内外学者一起研讨在21世纪新学术视野中的美国史研究问题。会议的主要议题为:美国移民的历史与现状;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渊源、发展与展望;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族裔与民族;族裔、种族与美国社会文化;其他与美国族裔、文化相关问题。

目前,会议筹备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国外学者的联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国内学者正在进行中。基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强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联系,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尤其是美国史研究的水平,扩大中国世界史研究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