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期 (总第58期)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08浏览次数:10

工 作 简 报

2018年第3期 (总第58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18105

本期要目

  • 《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荣获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明治维新与近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领导来访

  • 日本研究2018年度研究生赴日短期交流

  • 东京大学林少阳教授做客南开日本研究讲座

  • 日本志学馆大学学者应邀访问南开

  •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田春树作客南开大学


《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荣获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杨栋梁教授等著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23)最终结项成果《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50万字),于20155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结项成果,是首席专家杨栋梁教授在12位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的6卷本学术研究丛书《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亲自整理和提炼定稿的。2018年,该成果荣获听阿金是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行研究成果,系统考察了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变迁,指出四百年来日本的中国观先后经历了“从尊崇到质疑”、“从质疑到蔑视”、“从蔑视到无视”、“从无视到敌视”、“从敌视到正视”、“从正视到竞合”的阶段性演变,其对华认知虽然微观上精细,但也存在宏观上短视的问题;在其对华态度上,一贯奉行实用主义和国家利益至上准则,由此导致了其对华行动选择具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

本书的学术创意及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认识及其行动选择,进行了全方位贯通的系统研究,为国内外同类研究之鲜见。

第二,在理论方法上,创建了“中国观分析模型”,从而在中外学界首次提出了中国观中包含“认知”和“态度”两个场域,而“认知”中包含客体“是什么”与“为什么”,“态度”中包含主体情感与主张,认知和态度既是递进关系,又存在反刺激关系。这一学理界定,对于相关研究的规范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第三,在实证研究上,发掘了大量政府公文、报刊时论文章、个人著述及各类调查文献,在国内学界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坚持论从史出,言必有据, 推进了研究的深入和细化。

第四,在古代日本对华认识的“遗产”、近代日本对华认识的类型、日本近代亚洲主义的性质、近代以来不同阶段日本对华认识的特征、不同人物的中国观等重大问题上,阐释了独自的见解。

第五,对日本近代以来中国知行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其中国知行上一以贯之的“利益准则”;对华认知上的“近视”和“远视”;对华态度上的实力主义;对华行动上的机会主义。这些论断既是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知的诠释,也将成为今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的重要参考。

本书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进行的全方位系统考察、研究,是迄今为止中日学界的首次尝试,对于丰富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成为中国学界相关专题研究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明治维新与近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今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明治维新为何发生?维新的路径如何?维新的成败如何评价?明治维新后像彗星一样跃然升起的日本,为什么又像彗星一样迅速陨落?历史问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的进展和研究者的知识更新来解答。728日至29日,“明治维新与近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东京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大学、南开大学、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学术机构的百余名学者同聚一堂,共话明治维新研究。会议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与中国日本史学会主办,《世界历史》《历史教学》《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问题研究》《外国问题研究》杂志社协办。会上,中国学者提交60篇论文,整体展示了中国学界明治维新研究的最新进展。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高桥耕一郎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举办有关明治维新150周年的纪念活动。期待各位学者从各自立场出发所映射出的明治维新,能够彼此获得新的启示,从而在今后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表示,明治维新是百余年来国际学界普遍关注的常议常新的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相关研究向着深入、细化、厚重、坚实的方向迈进。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河北大学副校长、《日本问题研究》主编康书生说,多年来,在包括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在内的多家高校、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河北大学的日本问题研究进展良好。希望通过此次学术研讨,进一步加深交流,共同发展。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东京大学教授三谷博、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周颂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副教授罗伯特・赫利亚分别以“明治维新带给世界双重震撼”“明治维新论——定论批判与革命比较”“明治维新所见近代日本的国家意识”“学自中国、传向西方――文明开化的中国智慧”为题作基调报告。

29日的大会主题报告中,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北冈伸一、南开大学教授杨栋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瀧井一博、北京大学教授宋成有分别就“明治维新的意义”“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明治宪法史在世界史的意义”“国家神道伦理:明治维新伦理精神探析”进行主题发言。

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围绕“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根源、社会基础与国际背景”“明治维新的推动过程、道路选择和社会变革”“明治维新的历史遗产和世界史意义”“明治维新史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动态”“明治维新与近代中国”等主题展开研讨。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领导来访

  20189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副司长安利民一行来访,就日本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中日关系等进行了调研座谈,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接见了客人,日本研究院院长、基地日本研究学科刘岳兵教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地专职研究员宋志勇教授参加了接待。

朱光磊副校长主持此次调研座谈会。在会议上,基地宋志勇教授、莽景石教授分别就日本政治与经济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阐释,经济学院薛军教授、胡秋阳教授就中日经贸合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基地张玉来、刘轩、尹晓亮等三位副教授就日本制造业、日本政治运行机制、能源问题等分别做了深入分析。之后,双方还就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安利民副司长表示,此行收获巨大,希望今后加强合作与交流。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院、天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日本研究2018年度研究生赴日短期交流

 201898日至15日,基地日本研究学科选派六名师生组成研修团,赴日短期交流访问,研修团成员包括程蕴、张立猛、范书彬、黄琴琴、姜文浩、乔鑫磊。此次交流访问的主要目的是访问日本的大学,开展跨国学术交流,了解日本国内状况,感受日本社会文化。本次活动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得到日方相关学者支持。

到达日本不久,研修团根据行程安排,访问了位于新宿区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总部。期间,研修团首先参观了国际交流基金的图书资料室,了解里面的各类图书和期刊。随后,国际交流基金相关负责人与研修团进行了热情亲切的会谈。程蕴老师代表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向交流基金表达了谢意,并说明了本次研修团的主要活动和行程安排;研修团的其他同学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并分享了初到日本的感受;交流基金的负责人对研修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交流基金的基本情况。

此次研修团先后访问了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法政大学、东洋大学等多所日本大学,参观大学里的资料室、图书馆、书店等,与日本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这些大学的历史和特色,深入感受不同大学的学术风格,体验日本大学的文化氛围。

此次研修团还专程拜访了多位日本专家学者,与他们进行直接的学术交流,探讨各类热点问题。研修团首先拜访的是法政大学赵宏伟教授,赵宏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所做的一些研究,介绍了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的日本外交状况,深入探讨了日美同盟和中日关系,并逐一解答了大家的疑问,给研修团成员提供了很多启发。研修团拜访的第二位学者是庆应义塾大学的清水唯一朗教授,期间,研修团成员首先介绍了各自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清水教授针对大家的研究课题提过了具体详实的建议,并邀请自己的两位学生进行简短的学术汇报,随后大家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研修团拜访的第三位学者是药师寺克行教授,药师寺教授原为朝日新闻政治部主任,后来进入东洋大学任教,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药师寺教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日本的选举政治、日本的对外关系、日本的中国观等,并围绕中日关系等问题与研修团成员进行了讨论。

为了收集科研资料,研修团专程访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大家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广泛查阅各类文献。此外,研修团还先后考察位于神保町的日本著名的旧书一条街、东京中野区图书馆、岩波书店等,广泛浏览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书籍,收集重要的一手资料。

研修团先后参观日本国会、浅草寺、江之岛等著名的文化建筑和历史古迹,深入了解日本的历史,感受日本的文化。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建筑的参观考察,研修团将书本知识与亲身体验相结合,对日本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政治生活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入的认知,获得了丰富的思想启发。

 915日,研修团结束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本次赴日交流访问活动已经完美落下帷幕,虽然交流时间较为短暂,但研修团成员的体会非常深刻,收获极为丰富。


东京大学林少阳教授做客南开日本研究讲座

 2018918日下午,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林少阳教授应邀访问基地日本史学科,并做了题为“文治的江户与东亚世界体系:与1945年为止的武治日本相对照”的讲座。讲座由基地专职研究员、日本研究院院长刘岳兵教授主持,基地及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林少阳教授从以朝贡体制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格局入手,指出虽然明朝作为“最早的火药帝国”,具有强大的军事技术,但却坚持了朝贡羁縻的国家间相处智慧,没有使军事成为东亚国际关系的通用语言;而另一方面,日本因丰臣秀吉侵朝遭到了国际孤立,加之内部兵农分离后武士阶级脱离农村这一弱点的暴露,在内与外都迫切需要实施文治政策。于是对于江户和明清而言,“武”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精神气质,并没有被付诸实践,从而造就了东亚数百年的和平局面。然而明治维新却打破持续已久的朝贡体制,使日本开始由文治转向武治,并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不归路。基于这样一种历史事实,明治维新中心史观与尊明治贬江户的思想潮流都是应该被深刻反思的。林少阳教授综合运用了历史学、人类学、文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方法,其报告视野宏大,思路开阔,发人深省。
  
报告结束后,赵德宇和刘雨珍两位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林少阳教授一一回答了现场提出的问题,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均表示获益匪浅。

  

日本志学馆大学学者应邀访问南开

 2018919日下午,鹿儿岛县立图书馆馆长、志学馆大学教授原口泉先生、志学馆大学副教授横山政子女士做客南开日本研究讲座。

原口泉教授作了题为“明治维新与亚洲”的报告,他将明治维新置于东亚的大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重点从贸易角度、特别是当时以萨摩藩为中心形成了“800公里”贸易圈,即形成了经由萨摩、上海、福州、琉球等地并泛及朝鲜半岛等地的大贸易圈,还形成了以硫磺、黄金、马匹以及刀剑等商品为中心的贸易流。接下来,又着重阐释了萨摩藩作为明治维新重要推动力量的深层原因,系统梳理了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信息、外交、教育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竞争力,这些都是重要条件。讲座之后,原口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横山政子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中国东北农村的妇女生活——日本遗孤在中国”,对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村托儿所对农村妇女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报告以相关档案为依托,从托儿组织的发展,托儿组织的普及状况,保姆来源,托儿组织的实际利用情况四个角度入手探讨了日本遗孤在中国东北农村的生活,并对东北利用老年女性托儿的高效方法表达了赞扬。横山老师在报告后与在场师生就“残留孤儿”以及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田春树作客南开大学

 2018927日,日本著名史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田春树作客南开大学,做了题为“日俄战争的两个面相”的学术讲座。基地专职研究员、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宋志勇教授主持讲座。基地及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的老师、同学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中,和田教授首先对安倍2012年总理谈话中“日俄战争赋予受殖民支配的多数亚洲及非洲人勇气”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以此为着眼点,详细阐释了日俄战争的历史面相,强调了朝鲜因素的重要性。从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帝国主义精神兴起,到日俄交涉中日本积极寻求开战动机,这一过程毫无疑问地显示了日俄战争是企图独占朝鲜支配权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此外,朝鲜战争与日俄战争同时,战争的另一面相浮出水面,即革命派将战败国的权威丧失利用于革命的“败战主义”,开展反政府斗争。中国的革命家也是更多希望将日本的胜利运用于自己的革命,而对日本越过朝鲜、侵略东北的野心并不敏感。也就是说,日俄战争存在两个面相,而两者之间也存在矛盾。

报告会上,和田教授还与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详细回答了大家的提问。(陈凌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