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史研究前沿与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召开 |
2012年7月6日-8日,“国际世界史研究前沿与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湖南张家界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与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由湖南吉首大学协办。来自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世界历史》、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单位的25位专家与会。会议主题有二:一是国际世界史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趋势以及热点问题;一是中国世界史上升为一级学科后的学科建设问题。 在关于国际世界史研究前沿的研讨中,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张顺洪研究员提出了学术界需要重视的研究信息:一方面是“大历史”(big history)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大战略”(grand strategy)的出现,得到与会学者的普遍认可。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评论说,从历史哲学角度来说,未来50年人类历史的发展会走向一个“大历史”的时代。由于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即将在中国济南召开,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史学会所提出议题的情况,呼吁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得到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响应。北京大学高毅教授呼吁中国学界尤其是世界史学科的同仁积极为这次大会做准备,把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声音打出去。除此之外,与会学者还就历史研究中的跨国转向、各种“观”研究的学理性模式等研究新趋势,以及英国史和英帝国史、拜占庭研究、美国早期外交史、美国环境史与灾难史、玛雅文明的新阐释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在世界史学科问题的讨论中,与会学者介绍了世界史变为一级学科后的学科建设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认为,世界史一级学科建设还是有些准备不足,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人才培养以及其他许多重要方面,都需要经过不断的讨论、思考尤其是实践才能逐步完善。北京大学高岱教授支持陈志强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如何把世界史一级学科好事做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一定要一级学科的政策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另外,他还力图破除对一级学科认识的误区,呼吁一级学科绝不是一个项目,给多少科研经费的问题,而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未来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与会代表都积极献言献策。陈志强教授对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提出了建议:适当扩大《世界历史》的版面,搭建世界史研究的全国性网络平台,定期召开世界史学术研讨会,协调全国世界史布局。南开大学杨栋梁教授则呼吁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世界史具有重要基础的大学可以考虑联合起来,通过共同研讨来确定一个相对统一的二级学科目录设置,而不是各个学校蜂拥而上,各自为政。张顺洪研究员表示同意,他提议可以设置7-8个二级学科,其中各个二级学科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张顺洪还探讨了中国世界史学科能否在未来50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并对世界史的跨越式发展持乐观态度。李剑鸣教授则对中国世界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无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还是中国社会存在各种因素,都制约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赞同李剑鸣教授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要走向世界,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在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认可后,才可能与国际学界对话。高岱教授认为,面对世界史学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不应过于悲观,世界史一级学科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都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