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做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08浏览次数:46




2014年1022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毕业生、香港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徐国琦先生,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会议室为老师和同学们发表题为作为共享历史的中美关系史:一个方法论的解释的讲座。

徐教授首先回顾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及研究成果,指出尽管冷战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结束,但是新冷战思维在今天仍有消极影响。其表现之一便是中美学者在研究中美关系的时候大多强调两国之间的冲突、分歧与对抗,而忽略了中美之间缓和与合作。

在承认中美关系冲突对抗存在的客观事实后,徐教授提出了共享的中美关系这一主题。他指出,作为一种冲突之外良性的共享的历史,中美之间的共享的历史比比皆是。他以使臣蒲安臣作为案例,生动地分析了蒲安臣在19世纪清朝和美国的国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可以进行文明交流;个人与非政府组织在中美两国人民创造和谐的历史过程中功不可没。

此外,徐教授还指出,共享的历史也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论,可以用于全部历史的研究。他分析道,费正清开创了当代中国研究之先河,他于1948年出版的《美国与中国》并没有强调中美之间的冲突,而是对中国与美国做了一个详尽的对比。该书不仅关注现在,而且还放眼未来,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可谓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入江昭的著作《文明国际主义与文化秩序》一书中,以国际史思维方式,呼吁在新时代国际关系中应当强调交流与合作。黄安年先生的《沉默的道钉》也强调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希望个人新作、作为共享的历史三部曲之一的《中国人与美国人:一个共享的历史》(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也能为未来学者研究中美关系史提供借鉴。最后,徐教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