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应邀在日本研究院四楼报告厅发表了题为“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哲理理解和文学透视”的学术演讲。我院杨令侠教授主持了这次演讲。
时教授是国内研究国际关系史和西方政治思潮的著名学者,在人民大学主要讲授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政治经典文献导读、世界格局与国家战略和现代战略思想等课程。他学术成绩颇丰,代表作有《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等。其不少著作在海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学术和政治影响。
时教授的讲座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关于道德和利益的哲理、民族伦理、关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国际关系及其文学特色,从历史、哲学和文学三个角度畅谈国际关系学。对于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联系,时教授认为:历史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国际关系思想起源于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国际关系学必须基于对历史的理解;国际关系的历史解释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有着决定意义。对于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结合,时教授认为,哲学思考使得国际关系理论化、经典化、抽象化;这种哲理化扩展了人们的理念和梦想,使人们更能理解事件的变化,有助于人们发现并理解国际化事态的深层联系和本质。最后,时教授讲到了滥用科学方法的重大弊端,并认为,在国际关系学的种种研究方法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特色;如果没有文学特色,人们就无法真正认识历史规律。
时教授旁征博引的精彩讲述和深厚的人文情怀给出席报告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后,时教授与现场的各院系同学进行了互动,对提问一一作了解答,并提出了自己对同学们的期望:希望大家扎实做学问、思考大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personality)和脚踏实地做事的“勇气”(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