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2日,中心举办的“博导论坛”正式开讲,这是由中心面向全校而举办的系列高水平学术论坛,由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中的博士生导师主讲,并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第一讲由中心副主任陈志强教授主讲,题目是“从拜占廷研究看史学新发展”。陈志强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旧时认为拜占廷帝国因查士丁尼穷兵黩武而灭亡,而史学界新观点指出,突如其来的大瘟疫使帝国遭受灭顶之灾。陈志强教授由这种全新观点的出现谈起,介绍了史学新观念及其衍生的新的研究领域。他还重点强调了现代科技对史学的贡献,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平面的历史研究变得立体化起来。针对这些新的变化,他提出了自己相对应的思考和策略。他认为现代科技使史学研究从平面走向立体,网络简化了资料收集整理,方便了国际交流;多媒体通过音乐、图片、文本使历史研究立体起来。
第二讲由中心主任王晓德教授主讲,题目是“对全球‘美国化’的一种重新审视”。王晓德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全球美国化问题:(一)美国化与文化互动的关系,(二)美国化与文化借鉴和吸收的关系,(三)美国化与当地文化的认同,(四)如何认识中国的美国化问题。王教授认为美国化将是新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从历史上看,欧洲人在文化的几次重大历史转变,都是由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所引起的。因此从文化互动的角度上讲,美国化是个双向的运动。一个民族文化创新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机制的创新,二是对外部文化的汲取,两方面不可偏立,单靠自身文化的发展很难有发展,只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才能有重大的发展。王教授指出,在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过程中,还必须认识到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过程中所谓的“黑箱”原理,即一种文化在被输出和接受过程中,先前的文化可能表现出不同于先前的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向外传输的美国大众文化在物质成分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消费国对这种文化成分的体验可能与美国截然不同,即不可能在当地原汁原味地再现美国文化,美国大众文化在非美国环境下发生异化。从当地文化对美国大众文化的认同方面上看,当地文化将吸收美国大众文化中对本国有益的成分,淘汰不适合本国文化的无益成分,使美国大众文化成为当地文化发展的汲取资源。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适当地吸取各种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