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4日,应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教授做客南开大学,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斯大林、毛泽东与中苏同盟的建立》的精彩学术报告。
沈志华先生的学术报告主要围绕着中苏同盟条约的谈判展开。沈先生首先回顾了二战及战后初期,斯大林处理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与其他国家共产党关系的方式和政策,以及斯大林的冷战战略。然后沈先生提出过去中苏谈判的历史研究中主要存在着四个问题的误解:第一,谈判中谁占优势和上风的问题。过去的历史研究认为是斯大林掌握谈判,中国处于劣势地位。沈先生认为实际上是毛泽东占据优势,中国有更多的选择权。第二,谁起草了中苏同盟条约的问题。过去甚至现在一些研究者都认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方起草的,但沈先生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在周恩来赴苏之前,苏方的草案已准备好,并经斯大林批准了。第三,附加协定的问题。沈先生与传统观点不同,他认为关于长春铁路、旅顺口和大连港的附加协定并非苏联强加给中国的,而恰恰是中方提出并主持修改的。在这个问题上,苏联实质上向中国让步了。第四,“两个殖民地”和四个股份公司的问题。沈先生认为苏联虽然提出新疆和东北的补充协定问题,但对于当时正在向边疆地区挺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利大于弊,因而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同与肯定。股份公司则是中方主动提出的,希望可以借助苏方的资金和技术尽快恢复生产。讲座结束后,沈教授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热情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沈先生还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谈了历史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了原始档案的重要性。沈先生对档案材料的熟稔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学者风范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