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号下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彭小瑜先生应邀来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为南开大学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家庭生活工资:改良与革命之争——美国天主教社会思想研究”的讲座。
彭教授首先讲述了工人工资改革问题的历史背景,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社会中的贫富分化现象已经非常显著,提高贫困工人工资的诉求日益迫切。与此同时,提高工人工资则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彭教授对天主教教会关心劳工问题的具体事例进行了讲解。德国美因兹大主教克特勒提出“社会天主教”,呼吁教会要关注贫困工人的生活。纽约大主教约翰·休斯更加具体的探讨了社会上富人和穷人的关系,强调富人要慈善,而穷人要保持耐心地对待生活。其后的教皇利奥十三发表《劳工通谕》,提出工人的工资应该足够维持其家庭过上合理、勤俭的舒适生活。在此基础上,美国天主教会约翰·瑞安神父在上世纪初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自己关于家庭生活工资和社会改革的思想。他认为,工资应该能够供工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仅能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需要,而且还要包括一定的精神方面的需要。并且获得公平工资是工人的人权,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
彭教授精彩而又寓意深刻的讲座极具启发性。他结合现实的劳工问题来探讨历史问题,体现了现实的人文关怀。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有关天主教会的相关问题踊跃提问,彭教授对其一一做了相关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