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相互认识”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09浏览次数:64



    

 “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相互认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南开大学和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协办、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和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承办的“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相互认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9910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日韩三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代表从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深入分析探讨了“中日韩三国对西力东渐的认识与应对”、“近代以来中日韩三国民族主义比较研究”、“中日韩三国对近代化的相互认识”、“近代东亚国家的亚洲主义”、“中日韩三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相互认识”等议题。本次会议在建立新视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方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一次高层次、高效率、高难度、高度和谐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1中、日、韩三国对西力东渐的认识与对应

东亚三国在前近代都有过高度发达的文明,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生产方式、文化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三国步入近代的步伐趋缓,落后于近代崛起的西方列强,并受到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和打击。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东亚三国改变传统的认识和观念,并对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对应方式,使得三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韩国江原大学哲学科教授李光来指出,近代东亚三国面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采取了不同的吸收态度和适应方式。中国固守“中华中心主义”,难以摆脱落后状态。日本继承了其文化“杂居性”的传统,迅速全面地摄取了西方近代文明,并加以综合改造,快速实现了近代化。韩国则是固守传统而不愿革新,造成了朝鲜半岛的落后。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比较分析了19世纪东亚各国的对外意识及其对三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由于东亚三国危机意识的强弱和睁眼看世界的程度不同,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也不一样,使得三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指出,认清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克服对外自大和自卑意识,借鉴外国经验,并且坚持和平共处、平等互利,谋求共同发展,才是21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唯一正确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东育从日本朱子学“格物致知”和洋学“近代实证科学”两种实学的交流、碰撞以及各自变化的角度,阐明了这两种实学地位变化而产生了从“脱儒”到“脱中华”的思想,进而形成近代日本的“脱亚”主义和“大东亚主义”,指出可以从对传统的“华夷秩序”的运用上找到近代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的根源。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教授崔世广分别对照近代初期中日两国知识分子各自对西方的认识,分析其相似与相异之处,认为正是因为日本在前近代对西方认识的积累、认识西方的速度,以及思想与现实的联系方面,比中国更为彻底和深刻,使得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上先于中国。他主张未来的东亚文化应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坚持开放和对外交流。

 2近代以来中、日、韩三国民族主义比较研究

民族主义是近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日、韩三国在近代面临殖民压迫时表现出各自的民族主义,其有相同点,但更存在差异。三国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各自发表了意见并坦诚地进行了交流。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校长和田守教授选取了《日本近代化和中国》的论题,论述了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他指出吸取鸦片战争中国惨败教训的日本,力图改革,摆脱了西方殖民的威胁,同时形成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主流意识,但是在帝国主义主流意识背后,也存在着主张和平、支持东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意识;随着中国民族主义和民族革命的发展,这一思想意识得到了一部分日本知识分子的支持和肯定,并同孙中山的建设共同发展的和谐亚洲思想相吻合。他认为这种和谐的亚洲精神对于发展21世纪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友好关系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东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田中宽指出,当前形成“东亚共同体”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各国近年兴起的狭隘民族主义成为阻碍东亚共同体形成的因素。他呼吁超越国家狭隘的民族主义,开展民间交流,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所副教授戴宇以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思潮为切入点,分析了明治中期以志贺重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倡导兴起的国粹主义。这种思想强调在吸取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同时,保存国粹,最终维护日本独立和发展,同时它有着追崇实力主义、强权主义的倾向,是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3近代东亚国家的亚洲主义

近代东亚国家在面临西方殖民危机时,产生了对自身所处亚洲的认识和行动抉择,中、日、韩三国政界、知识界以及民间形成的种种“亚洲主义”,相互影响和碰撞,对近代整个东亚来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教授李文分析了近代中日两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不同认识,指出虽然日本的亚洲主义包含了倡导亚洲团结与合作的内容,但其实质是一种主张日本主导东亚、日本独占中国和吞并亚洲的侵略主义;中国的政治家和学者试图借助对亚洲主义的呼应获得日本的支援,但随着时局的发展,逐步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性。亚洲主义对亚洲发展所起到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中国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从日本战后近代思想中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亚洲”和“近代”这两个贯穿日本近代思想的概念的内涵和关系,指出在近代化过程中,日本看似融入西方世界,但实际上却被排斥于西方之外,而后日本选择否定西方作为普遍性的近代,要求不仅自身成为建立具有近代普遍原则的主体,而且要连带上亚洲,达到超越和克服西方世界定义和主导下的近代的目的。这一思想在战前与军国主义扩张相融合,成为深层的扩张根据,但在战后,日本知识界又重性探讨“亚洲”和“近代”的关系,衍生出对亚洲近代化的新认识。

 4中、日、韩三国对近代化的相互认识

东亚三国的近代化并不是一个单线程的过程,三国之间的互相认识,对三国的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建立基于共同认识基础上的繁荣、安定的亚洲来说,对三国之间近代化的相互认识进行研究和探讨亦十分重要。因此“中、日、韩三国对近代化的相互认识”这个议题,是本次大会研讨的重点。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首席委员步平教授就中日两国学者间目前致力进行的共同历史研究作了报告,说明了目前日方和中方在共同历史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呼吁中日韩三方在批判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同时,也应审视一下自己国内狭隘的民族主义,并把三国共同经历的日本对外战争这一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杨栋梁分析论述了近代日本由“仰视”到“平视”再到“蔑视”对华观的转变,依据基础史料,以日本近世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对华观的演变为纵轴,以两国工业化、军事近代化制约日本对华观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为横轴,系统分析了不同阶段对华观的深层动因,探究了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思想根源。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赵德宇分析阐述了江户时代日本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对日本儒学家、国学家以及洋学家的中国认识分别进行了梳理论述,认为知识界普遍产生的怀疑和批判中华思想的意识,成为近代日本对华认识转变的思想基础。

神户学院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水本浩典对中日甲午战争参战的日本士兵记录进行整理,阐明了参战士兵笔下的朝鲜和清朝,并分析了甲午战争与日本对邻国的歧视和蔑视之间的关系,指出参战士兵的日记是在日本对邻国的歧视及蔑视持续蔓延产生之前的有关异文化体验的记录。吉林农业大学专家神谷昌史、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沈海涛、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雨珍等也分别详细分析,并阐述了东亚三国近代化过程中的知识分子、政界人物和维新骨干对邻国近代化的认识。

 5中、日、韩三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相互认识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东亚一体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各国与会代表都对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和“东亚共同体”的一体化建设及相互认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鲁义指出了东亚三国加强合作的独特优势,列举了三国在历史认识领土问题、美国态度等方面的障碍,呼吁三方在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民间合作和非传统领域的合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牛立超分析了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东亚合作投资的问题和条件,指出东亚国家应该把投资合作的重点放在能源、基础设施、环保、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合作等领域,在这些方面取得快速突破,最终促成东亚一体化的早日实现。

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第二开发部次长北野尚宏、大东文化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内藤二郎、大东文化大学经营学部研究院戴秋娟等,分别对中日合作和各自财政、企业改革发表了意见,指出在认清中日两国的各自特点后,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开展广泛合作,将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从东亚三国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建设的角度,就汉字文化再统合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东亚三国汉字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汉字的特点,进一步指出在肯定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运用汉字的个性基础上,认识其共性,开展交流,使东亚国家在文字语言、文化交流和共同认识上取得新的进步。

会议的成功召开,加深了东亚各国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东亚近代化道路的认识。同时,这次会议代表发表的报告,对中、日、韩三国之间建立一个健康、长远的相互认识,建设和谐发展的东亚,构筑东亚美好的未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参考。

作者瞿亮,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