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下午,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魁北克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晟文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
李晟文教授由《马可波罗游记》讲起,追述了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历史大背景。进而切入到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华的工作,认为西方传教士利用其所拥有的西方科技知识,采取上层传教的方式,试图通过皇帝的影响扩展传教,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成果,对于明清时期士人了解西方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传教士内部分歧扩大,中西之间发生了比较激烈的文化冲突,康熙皇帝在试图多次与教皇沟通未果之后宣布禁教,雍正与乾隆时期则实行了相对严厉的禁教政策,中西交流遭遇挫折。李晟文教授指出,由于传教士来华传教,明清时期中西交流的成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教士将西方先进的数学知识、地理知识、绘画知识、天文知识、火器制造技术等带入中国。同时,中国的儒家文化及瓷器、丝绸、园林、茶叶等制作工艺也流入西方,对西方的文化及启蒙运动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近两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向李教授请教,气氛热烈。
李晟文(Shenwen LI)教授,现为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魁北克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西关系史与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先后在中国、加拿大与欧洲发表与出版有数十种论文与著作,其中所著《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在新法兰西与中国传教策略之比较研究》一书于2001年同时在加拿大和法国出版,曾两次被聘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还担任加拿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基金会评委,加拿大多种学术杂志与出版社评审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