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助理教授杜丹做客南开大学

发布者:丁见民发布时间:2020-10-13浏览次数:10

2018年7月2日上午,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助理教授杜丹坐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分享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茶杯中的世界——十九世纪的中美茶叶贸易》(This World in a Teacup: Chinese-American Tea Trad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讲座由基地专职研究员丁见民教授主持,基地副主任赵学功教授、基地专职研究员付成双教授、张聚国副教授、董瑜副教授、庞国庆老师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和美国史爱好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杜丹的讲座开始于两个问题:中美之间真的存在茶叶贸易吗?美国难道不是一个咖啡国度吗?从这个问题出发,杜丹尝试挑战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美国革命之后,美国的饮茶风气逐渐衰落,咖啡逐渐取代茶叶,成为美国社会饮品新贵。实际上,杜丹认为,从1784年,从美国出发的“中国皇后”号第一次赴中国开展直接贸易以来,中美之间的茶叶贸易从未中断。19世纪以来,美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上第二大茶叶进口国。历史上关于中美茶叶贸易的资料相当丰富,但长期以来,这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话题。造成这一遗憾的原因,杜丹认为可能与革命时期美国社会的抵制茶叶消费、咖啡的价格等原因有关。但杜丹认为,这并不足以证明美国革命之后,中美茶叶贸易衰落,美国社会饮茶风气也消失了。

在过去的历史解释中,很多学者认为,19世纪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虽然是处于贸易顺差的一方,但是中国一般只接受白银作为贸易支付手段。有历史学家据此认为,在西方国家已经大量使用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进行贸易时,中国仍然使用白银这种笨拙的贸易支付手段无疑显得十分落后。杜丹发掘了大量的中美贸易史料之后发现,所谓中国贸易方式落后的说法也有不实之处。实际上,在中美茶叶贸易中,账目交易、本票、汇票等金融工具也是广泛使用的交易方式。这就是说,至少,中美茶叶贸易远非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的那样落后。在中美商人的长期贸易中,美国商人因此而获得了更多资本,为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美国商人利用这些资本投资造船业,进行土地投机、铁路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将从商业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与政治资本。众所周知的普林斯顿大学,其捐赠者之一就是一位与中国商人长期保持密切贸易关系的商人。可以说,中国商人的资本对美国早期的经济独立和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丁见民教授首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提到,杜丹的研究针对学界存在的两个“神话”进行了学术挑战意义重大,在资料使用上也非常丰富,以后中国美国史学界的研究可以循着这样的研究努力。在场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发问,对美国史研究的资料收集、中国的商业史研究现状、美国茶叶贸易的地域差异、贸易资本与美国工业发展的影响、美国的饮茶文化、美国南方的茶叶种植进行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