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AHRAC)和美国历史学家协会(OAH)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承办的“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研习营在福建师范大学正式开营。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付成双教授、丁见民教授应邀出席研习营,并于6月18日做学术报告。
付成双教授从全球视野角度出发,为我们带来了以北美毛皮贸易的主题讲座。付成双教授从一张地图切入,简单介绍了北美毛皮贸易概况。付成双教授指出,毛皮贸易形成的“毛皮边疆”与以特纳为代表的传统派提出的“农业边疆”有着不同开发形式,其有扩张性强但十分脆弱的特点。与“农业边疆”发展不同的是,在北美毛皮贸易中,白人与印第安人建立起合作,形成了“白人充当商人,印第安人充当猎手”的关系。在与印第安人交流过程中,白人和印第安人通婚的情况不在少数,从而出现被称为“梅蒂人”的混血人种。
随后,丁见民教授做了“天花接种、种痘与美国早期天花防疫体制的奠基”主题讲座。丁见民教授介绍了天花接种在北美传播的曲折过程。在初期,天花接种仅仅是在波士顿周围市镇传播,并且受到了民众强烈的反对。反对者主要包括医生、市政官员以及大量居民。在接下来的天花接种技术传播中,该技术不断获得改进,同时也逐渐形成相应的医疗规范,天花接种的价值得以显现。由于天花接种所需费用普通民众难以承担,免费的天花接种行动逐渐兴起。1799年以后,牛痘接种技术开始在北美大陆传播,与之前相比,牛痘接种的安全系数更高,种痘成为民众的重要选择。丁见民教授认为美国天花防疫制度的形成早于病菌理论的形成,它对于美国现代医学的发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