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丁见民教授应邀做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导论坛”,做了题为《18世纪到19世纪初跨大西洋视野下英美医疗信息的交流》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岳秀坤副教授主持,与谈人为曲阜师范大学邹翔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广坤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乔瑜讲师。
在此次讲座中,丁见民教授指出,18世纪以来航海业、船运业的发展,私人邮政和跨洋邮政快速扩张,信息交流的载体如信件、书籍、报纸、小册子等不断涌现,跨大西洋医疗信息的交流具备了基本条件和技术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医疗技术,典型者如天花接种和牛痘接种,都实现跨大西洋传播,从英国传播到北美大陆。欧洲医生和北美留学生则构成医疗知识跨大西洋交流的特殊载体,他们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不断跨越大西洋,将英国的医疗技术和知识推广到北美。不仅如此,北美的医疗技术和知识,尽管数量较少,但也实现了跨大西洋的反向交流。丁见民教授得出结论说,英美跨大西洋医疗信息交流,推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英美医学界之间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医学公共领域”。这种交流对于北美大陆尤为重要,奠定了美国早期历史上医疗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