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上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系列讲座在天挺阁(127会议室)举办,美国爱默蕾大学图书馆国际地区研究部王国华主任以《杰菲(Philip Jaffe)档案呈现出的中国革命》为题进行讲座,中心研究员罗宣副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韩召颖出席,另有多名本硕博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国华老师对杰菲的身世进行了简要介绍。杰菲是乌克兰裔美国人,早年有志于学术,后进入商界打拼并取得成功。后在留美华侨冀朝鼎的影响下,杰菲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王国华老师以时间为线索,用图表的方式为大家呈现杰菲的中国事业。
接下来王国华老师具体介绍了杰菲涉华的几项重要事业。杰菲与冀朝鼎等人共同建立“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会”(the American Frie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并创办《今日中国》(China Today)杂志。《今日中国》是美国本土第一本聚焦中国,支持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杂志。该杂志与当时的中国左翼作家群体保持密切联系,多次接受其投稿。《今日中国》还客观公正地报道了1933年的“福建事件”,杰菲更是于1934年亲自采访蔡廷锴将军。之后,杰菲参与创办《美亚》(Amerasia)杂志。《美亚》杂志客观严谨、学术性较强,其编委会囊括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等多位中国问题专家。《美亚》杂志以增进美国人民对远东尤其是中国的了解,促进美国政府出台公正合理的东亚政策为宗旨,为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的交往提供了重要平台。
杰菲与中国的缘分不仅限于在美国创办报刊介绍中国。1937年,杰菲前往中国旅行,在拉铁摩尔的撮合下抵达延安。延安之行期间,杰菲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物展开亲切交流,参观了共产党领导下延安的方方面面,并留下一批珍贵的书面和影像资料。这批档案详细地记录了杰菲等人在延安的活动,是研究中美交往与中国革命的重要史料,目前由爱默蕾大学图书馆收藏整理,其中的大部分已实现数字化。
归国后,杰菲发表文章,介绍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各界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给杰菲留下了深刻印象,杰菲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他倡导成立援华委员会,为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提供帮助。该委员会不仅通过募捐为中国提供资金支持,还向中国派遣各行各业的宝贵人才,白求恩正是通过该委员会前往中国,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国际主义佳话。此外,杰菲还推动出版书籍,宣传毛泽东思想,并批判蒋政府对中国的统治。他驳斥蒋介石于1943年发表的小册子《中国之命运》,反对把蒋介石的国民党视作领导中国通向光明的力量,而是把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视作中国的进步力量,相信只有他们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的解放。
韩召颖和罗宣两位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点评。韩老师认为,中美两国的民间往来是两国关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中美两国民间交往历史的考察对我们研究现今的中美关系,构建两国共同的未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罗老师则强调杰菲与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冀朝鼎、拉铁摩尔等人共同作为当时中美民间交往的代表,国内对后几位人物的研究已较为丰富,对杰菲的研究则有待深入,王国华老师的讲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非常具有启发性。讲座的最后,在座学生向王国华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王国华老师一一予以耐心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