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荣誉资深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张志云教授为日研师生做了题为“近代中国海关的日本关员”专题讲座,中心研究员郭循春老师主持讲座。
张志云教授介绍了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与变化,关注了十四年抗日战争大背景下海关关员个体的行为与选择。如伪满劫夺东北地区海关事件中福本顺三郎、吉田五郎与山口万助、华北事变期间的关员张勇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关员岸本广吉、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等人的际遇与选择,并由此展现出近代中国海关围绕国际政治所展现出的多重面相。此外,张志云教授还深刻剖析了战争概念的模糊性、不同历史时期对个体行为定性的价值取向问题,诠释了不同国籍关员忠诚或背叛于海关的现象,展现了跨国史视野与人文关怀。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姜水瑶做了题为“英国在满洲国治外法权的废除(1932-1941)”的报告,介绍了英国在伪满废除治外法权的历程,探讨了英日帝国在东亚的权力转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吴孟儒同学做了题为“日满特殊关系中的神性:以建国神庙中的满洲国家神道的建立过程为例”的报告,探究了建设“伪满建国神庙”的发想与终局。
讲座与报告结束后,张志云教授回答了现场老师同学们关于近代中国贸易统计单位等问题,从选题视角、论证方法等方面深刻启发了同学们。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们与日本研究院的同学们进行了友好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讲座活动取得圆满成功。